名誉所长:夏武平 所 长:赵新全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23号 邮政编码:810008 电 话:0971-6143530 传 真:0971-6143282 电子信箱:nwipb@nwipb.ac.cn 网址:www.nwip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西北高原所的战略定位是针对青藏高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西北高原所现有3个研究中心、2个野外台站、1个院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支撑机构,分别为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平安生态农业实验站,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试验室,寒区区域恢复生态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分析测试中心、信息与学报编辑室;2008年与地方合作建立“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已基本建成,“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建设”已得到院资环局批准立项。
截至2008年底,全所共有在职职工159人,流动人员154人(此数据包括研究生和博士后),离退休人员143人,进创新岗位85人。在职职工中,共有科研人员122人,科技支撑人员37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2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3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0人,项目聘用人员30人;流动人员中,共有客座研究员15人、访问学者8人、在学研究生147人(其中博士生58人,硕士生89人)、在站博士后7人。研究所设有生态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博士生导师22人(含外聘博士生导师3人)。
2008年,西北高原所共争取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地方等各类项目(课题)31项,经费总额为2063万元,到位经费为3228万元。取得科研成果17项,其中“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由西北高原所主持的“暗紫贝母药材人工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和“蒙古黄芪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项目通过国家标准评审,即将颁布实施;“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成果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发现了裂腹鱼亚科鱼类的起源、分化、扩散、分布格局、种间关系和种群结构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所经历的水系变迁和古环境变化事件的关系,为正确评价鱼类种质遗传资源、合理保护策略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牦牛起源、驯化历史、分类学地位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填补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有蹄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的空白,为指导青藏高原牦牛产业的选种、选育积累了宝贵资料;通过高原鼠兔leptin蛋白分子进化特征及冷适应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为开发基因药物治疗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代谢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以HIF-1α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红细胞生成素(EPO)为切入点研究了牦牛、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高海拔低氧适应的分子机理,为低氧综合症、高山病、贫血等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抗低氧损伤、低氧习服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中国虫草”、“丰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繁育与推广应用”等成果的取得,为中国虫草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了基础和应用性研究数据及理论,也为青海省又一次的春麦品种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指导青海省乃至同类区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年发表论文176篇,其中SCI(含SCIE)论文56篇,CSCD论文112篇,国际会议文论1篇;出版专著或参加编写出版专著5部;申请专利12项,专利获授权4项;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个。
研究所与地方和企业合作项目36项,其中当年立项14项,到位经费总额768万元。国际合作总经费9万元,联合发表文章18篇,其中与美国Arizona 大学Andrew Smith教授合作,开展了高原鼠兔婚配制度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作用的研究;与英国阿伯丁大学John R. Speakman教授合作,开展了高原鼠兔低温适应的生理学机制研究;与澳大利亚CSRIO Lin Hyns 合作,开展了高原鼠兔不育控制研究;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仍在进行中;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研讨会”;全年出访4人次,来访8批14人,院公派出国留学5人,引进外国专家1人。
西北高原所主办的《兽类学报》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撰稿:杨勇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