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所长:夏武平 所 长:赵新全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23号 邮政编码:810008 电 话:0971-6143530 传 真:0971-6143282 电子信箱:nwipb@ nwipb.ac.cn 网 址:www.nwip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截至2007年底,全所在职人员1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含支撑系统人员)118人、管理人员20人。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院士1人、研究员24人、副高级科技人员37人;博士生导师24人(含外聘博士生导师);博士25人、硕士35人。进入创新岗位人员82人,研究人员52人(其中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22人、中初级人员13人),占63.4%;技术支撑人员(含CERN技术人员)21人,占25.6%;管理人员9人,占11%。项目聘用人员55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人,中初级人员29人。设有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硕士点和生态学博士点以及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学博士生56人、硕士生88人,博士后8人,客座研究人员26人。 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2007年,围绕高原生态学、特色生物资源学、高原生态农业3个领域,将创新二期的9个研究方向整合调整为高原物种起源与进化适应、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及其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优质高产作物与牧草种质创造及新品种选育、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与新产品研发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示范5个研究方向,招聘8名硕士毕业生充实到支撑队伍中,添置一些新的仪器设备,为科研一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持。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科研绩效奖励办法作了修改,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水平成果产出不断提高。 机构调整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全面实施了岗位聘任合同制,组织了研究员、副研究员答辩;经过量化评分考核,确定了创新三期科研系列、支撑系列和职能管理部门岗位聘任人员。 职能管理部门由3个部门调整为综合处和科技处两个部门。 根据院创新三期人才战略的部署,新增加的创新岗位指标90%用于引进的人才和毕业留所的优秀研究生,对新入所工作的博士、硕士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和住房补贴。招聘2名博士,9名硕士来所工作;聘请客座研究人员15人,高访学者8人;博士生17人,硕士生30人;在站博士后8人。2007年9个团组获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与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共同组建的“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经反复酝酿和考察,选址在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青海省科技厅和生物科技产业园共同建立的“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已完成仪器设备的选型和询价等工作,采购工作陆续进行,实验室房屋改造工作也已准备就绪。 2007年争取和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和项目:2007年,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准国家、中科院和地方及企业各类项目27项,经费总额为3063万元,到位经费为3661.88万元;其中,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项,部署领域前沿项目5项,“百人计划”项目1个,客座研究人员项目1个;为加强对留所博士的培养,支持其留所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2006年和2007年共在领域前沿项目中部署了6个留所博士项目。 2007年取得的成果和获奖情况:2007年,取得科研成果11项;发表论文171篇,其中SCI(含SCIE)论文59篇,CSCD论文102篇;出版专著或参加编写出版专著3部;申请专利10项,授权专利4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个。 “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索有瑞、王洪伦、李玉林、陈桂琛、方振堃、周昌范、黄雅丽、李天才,、尤进茂、丁晨旭。本项成果由应用基础研究部分和技术与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推进部分组成。包含28篇研究论文、7项发明专利、6项省级鉴定成果、1个新药、5个保健食品及4项产业化项目等成果。该系统研究为柴达木白刺资源规模化开发和白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白刺资源保护提供了实用技术和产品方案。研究内容涉及应用基础、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系列高技术产品开发和资源整体利用的产业化推进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合作:2007年全所派出出国交流与合作4批4人次,主要前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赴台参加两岸会议1批4人次。依托我所高原生态学研究的优势,吸引国外科学家、学者访问、合作考察及研究等达13批22人次。全年新签合作协议或备忘录2个。目前正在进行的所级国际合作项目5项。组织国外来访科学家在所内进行学术交流和报告10余次,国际合作产出高水平文章20余篇。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办的《兽类学报》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撰稿:杨勇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