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名誉所长:夏武平 现任所长:赵新全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邮政编码:810008 联系电话:0971-6143530 图文传真:0971-6143282 电子邮件地址:nwipb@ nwipb.ac.cn 网 址:http://www.nwipb.ac.cn
一、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截止2006年底,全所在册人员145人,科研人员77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18人(45岁以下9人、百人计划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人,中初级人员36人;管理人员16人,支撑系统人员18人。博士24人,硕士21人。在学硕士生80人、博士生48人,博士后10人,客座研究员(教授)23人。设有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硕士点和生态学博士点以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进入知识创新岗位人员78人,研究人员61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19人,中初级人员27人),占78.2%;技术支撑人员(含CERN技术人员1人)12人,占15.4%;管理人员5人,占6.4%。项目聘用人员30人,其中研究员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人,中初级人员12人。 二、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我所的战略定位是针对青藏高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现有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和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支撑部门设有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信息与学报编辑室和生物化学测试部;管理部门为综合办公室、科技处、人教财务处。 三、2006年知识创新工程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 机构调整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2006年引进“百人计划”学术带头人1人,已逐步形成一支团结合作的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1个团组获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2人获“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聘请客座研究人员15人,高访学者8人,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招收博士生16人,硕士生31人;毕业博士生12人,硕士生22人;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9人,其中企业博士后2人,在学博士生48人,在学硕士生80人。 2006年12月,院主管部门已同意我所“青藏高原生物适应进化研究开放实验室”作为院筹建重点实验室,更名为“青藏高原生态适应研究重点实验室”。 海北高寒草甸开放试验站于2006年6月通过了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评估;2006年8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估,正式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为落实院创新三期有关精神,根据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实际需求,应青海省和西宁市人民政府之邀,青海省科技厅根据省内实际情况和我所的工作基础,批准由我所牵头,联合省内相关单位,建立了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正式启动运行。 2006年6月,青海省科技厅批准我所成立了“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并给与了一定的经费支持。组建“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和“三江源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实验站”事宜也在与有关部门协商中。 (二)2006年争取和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和项目 2006年我所争取国家、中科院和地方等各类项目共33项。其中:1、国家部委项目四项(科技部科技攻关课题一项;国家“973”计划课题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一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项目一项)。2、横向重大项目十二项;3、院创新项目七项;4、“科技支青专项”项目两项。 发表论文158篇,其中SCI论文24篇,SCIE论文13篇,CSCD论文101篇;经费总额为2589万元,到位经费为1796.28万元。 (三)2006年取得的成果和获奖情况 1、获奖情况 2006年,我所有一项科研成果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壹等奖,取得科研成果肆项;出版专著或参加编写出版专著叁部;申请专利贰项,授权专利拾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壹个。 获奖成果: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获奖等级: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项目属于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类,为白刺资源应用基础研究与综合利用的实用技术与高技术产品开发项目。项目以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白刺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为柴达木白刺资源规模化开发和白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白刺资源保护提供了实用技术和产品方案,在利用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通过产品开发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果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研究内容宏伟、方案设计科学,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已被青海省科技厅确定为申报国家奖的项目。 2、重大科研成果和进展 “青藏高原动物适应性研究—牦牛的驯化研究”。牦牛是唯一能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而延续至今的牛种,形态学资料与历史资料均表明牦牛起源于中国,但牦牛何时、何地被首次驯化仍然缺少直接的证据。我所青藏高原生物进化与适应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野、家牦牛mtDNA D-loop部分序列遗传变异及构建牦牛单倍型系统发育关系,发现我国家牦牛起源于两大高度分歧的母系支——分歧时间>100,000 yrs B.P.,且这两个高度分歧的母系支源自同一基因库,而不是遗传上的不连续群体。通过对牦牛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牦牛的驯化中心为青海、西藏地区,即现存野牦牛分布区的周边地带。最早的牦牛驯化发生在全新世早期。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2006年9月的BMC上。 3、 2006年国际合作取得的成效 2006年全所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有较大提升,国际间往来日益频繁。全所各类短期出访达12批12人次,内容涉及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及学术访问等,另有4名访问学者赴国外进行长期合作与交流;依据我所高原生态学研究的优势,吸引国外科学家、学者来青藏高原访问、合作考察及合作研究等达12批31人次。全年新签或续签合作协议及备忘录3个。组织国外来访科学家在所内进行学术交流和报告10余次,国际合作产出高水平文章十余篇。 四、挂靠的学会及重要的出版物: 我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兽类学报》和《高原生物学集刊》。《兽类学报》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撰稿人:杨勇刚)
二○○七年二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