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原所
首 页 部门简介 科学传播 网络运维 安全保卫 档案管理 基本建设
科学传播
西北高原所年报
西北高原所年鉴
信息公开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西北高原所年鉴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04年度年鉴
发布时间:2009-07-09 | 【 【打印】

单位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名誉所长:夏武平
现任所长:赵新全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邮政编码:810008
联系电话:0971-6143530
图文传真:0971-6143282
电子邮件地址:nwipb@mail.nwipb.ac.cn
网   址:http://www.nwipb.ac.cn

  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一个以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截止2003年底,全所在职职工137人,其中科研人员94人(占69%)、管理人员13人(占9%)、支撑系统8人(占6%)。在现有科技人员中,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人(含外聘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7人(45岁以下8人、百人计划1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科技人员32人,博士15人、硕士8人,在学硕士生57人、博士生11人,博士后2人,客座研究员(教授)5人。设有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硕士点和动物学博士点以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我所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岗位人员54人,研究人员45人,占84%;技术支撑人员(含CERN技术人员1人)4人,占7%;管理人员(含教育管理1人)5人,占9%。设置研究员岗位12个,首批竞争上岗9人,创新岗位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中青年达到93.4%。留有20%的岗位面向所外公开招聘。
  二、我所的战略定位是针对青藏高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创新试点工作的总目标为:立足青藏高原,瞄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求,针对青藏高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全面增强研究所的创新能力,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建设成为按照现代科研机构管理模式高效运行、联合开放的全国高原生物学研究的“桥头堡”,通过10年的努力,力争使之进入中国科学院30个国际公认的著名研究所行列,形成代表国家水平的、在国际上有地位的科学家群体,成为高原生物学领域科技创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组织机构调整已经完成,组建了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和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在学术和科研管理上,建立研究所、中心两级管理体系。
  支撑部门设有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信息与学报编辑室和生物化学测试部。管理部门整合为1个综合办公室。
  研究系统中,在学科生长点或交叉方向上组建2-3个新兴学科组,使学科组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基本研究单元。管理系统中,建立职代会及所务会各负其责的决策管理体系,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不同岗位人员的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考核和监督体系,基本建成先进的现代研究机构管理模式。新组建了科高技术开发公司(原后勤服务公司)。
  共收藏青藏高原动植物标本43.45万号,图书、期刊19.52万册;配备有DNA测序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粉质仪和蛋白质分析仪等24台(件)大型仪器设备,2003年下半年又购入进口大型科研仪器1套(LC/MS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为开展高原分子生态学研究,打造高原生物学研究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物化学测试部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指定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并于12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评审。实现了实验室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增强了竞争能力。
  《兽类学报》在2003年进行了全面改版,开本改为大16开,版式由通栏排改为分栏排,内页用纸改为铜版纸,装订改为胶订,整体上使刊物的印刷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增加印张,使刊物的信息量加大。
  三、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进展及效果
  根据知识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审查意见书和任务书的规定及要求,结合生物所的实际,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创新评估体系、后勤及人员分流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并在园区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摸索出一定的经验。
  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成立了各类人员聘任委员会,确定岗位设置及各岗位的职责与考核标准,逐级聘任,契约管理。在科研和管理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建立适应于现代科学研究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健全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使具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员能够获得更多施展自身才能的机会,达到了精简人员,优化队伍的目的。
  2003年5月份进行了创新岗位人员的竞争上岗招聘工作。严格按照院知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定,高起点、高标准的公开、公平地对内、对外招聘创新序列人员。
  通过创新岗位的招聘工作,我所已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的用人机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契约管理、严格考核”的运行机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创新岗位为科研杰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重要舞台。
  按照科学院的要求,2003年进一步完善了“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三元结构工资”的分配制度,重点加大岗位与绩效津贴比例,完善科研岗位以“绩效奖励”为主,管理岗位以“岗位津贴”为主的工资分配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在职人员的福利待遇通过各项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大的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意识和争取重大科研任务的积极性。
  建立并完善了岗位聘任人员的考核制度、绩效评价体系和淘汰机制。在2003年年终采用了新的评估体系,对科研系统实行定量考核,对进入创新系列的科研人员给予创新能力评价。对管理、支撑系统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对创新工作评估体系的探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创新岗位人员聘任管理办法与考核标准、创新研究(项目)组考核标准、分配制度改革、创新文化等一系列评价体系与管理办法,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生物所科研工作区在中科院及兰州分院的支持下,完成了生态研究大楼及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园区建设一期已投资1700万元。
  在中国生态研究网络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还完成了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实验站综合实验楼主体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了海北站原二层综合办公楼加层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0余万元,增加了面积40余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海北站办公、住宿条件差,住宿用房紧张的局面。
  另外经多方努力,争取青海省体育局中国体育彩票基金15万元、各种健身器材35件(套),建成了西宁市首家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社会效益明显。
  我所在园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按照院对园区建设工作的要求,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和规范,认真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达到了改造和新建的预期目的。
  我所每年的创新经费中的业务费为210万元(占创新经费的30%),围绕研究所的学科方向和创新目标,部署了创新重点领域项目9个,总经费415万元,所里与各研究组已经签订了“重点领域研究任务书”,目前创新项目进展良好。今年还根据新的学科增长点及针对‘SRAS’疫情的肆虐,紧急启动了两个特别支持项目及主要针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项目5项。
  四、2003年争取和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和项目
  本年度申报各类项目70余项,获准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药物创新专题1项,院重大项目专题1项,院重要学科方向项目1项,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5项,其他项目4项。获准经费713.00万元。本年度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256.75万元,其中从院外争取的经费913.45万元,院内经费343.30万元。本年度在研课题118项,与地方合作21项。从争取的项目来看,国家级的项目较往年多,项目的支持强度较大,科研经费逐年上升。
  五、2003年取得的成果和获奖情况
  组织成果鉴定登记8项。出版科研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118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授权专利4项。2003年度,由我所主持完成的“名贵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矿物质元素研究”科研成果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青海省山川秀美科技行动战略研究”科研成果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科类优秀成果二等奖。
  重大科研成果和进展
  1、中国龙胆科植物研究
  主要完成人:何廷农、刘尚武、刘建全、孙洪发、陈世龙等
  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本成果属于植物学领域基础研究,函盖植物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包括:①两部中文专著,约90万字;②一部英文专著和一部参写英文专著,约250万字符;③有关考察研究发现的新属新物种、分类认定、系统发育、地理分布、胚胎学、解剖学、分子系统学、新化合物、资源利用等研究论文72篇。
  该项目1996年前发表的论著在1990—2002年被国际SCI期刊论文引证48次,国内CSCD 期刊论文引证22次,在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的高山植物研究领域中十分突出。对龙胆科种类的认定与分类处理被国外和中国各地方植物志引证与应用,其中种类的引用累加超过400次。这种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研究结果,其最大的应用是在于生态学、植物化学、资源植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龙胆科植物种类鉴定。该成果今年已通过科学院推荐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
  2、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
  主要完成人:赵新全、周立、陈桂琛、郎百宁、王启基、马玉寿、高延林等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要影响:青藏高原是全球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区,自然生态环境极易遭受破坏且难以通过自身演替过程得以恢复,区域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极为突出。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青藏铁路建设的需求,针对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鼠害猖獗和青藏铁路沿线植被破坏的突出生态问题,选择江河源地区、青海湖地区、黄河上游退耕还林地和青藏铁路建设取弃土场及路基,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定位、半定位和面上调查研究相结合,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高寒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过程和机理、青藏铁路建设取弃土场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及技术,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和有效措施,通过典型地区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海拔4000米示范基地内,治理后的退化草地牧草长势喜人。昔日的严重退化草地“黑土滩”经治理后其初级生产力、优良牧草比例大幅度提高,由于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害鼠不复存在,一亩人工草地的家畜负载能力是目前退化草地的33倍以上,即种植一亩人工草地可保护33亩以上的天然草地。示范区及周遍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江河源区10万亩退化草地的治理成效,引起了青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主管农牧口的穆东升副省长于2003年8月8日视察了示范区,指出示范样板和治理技术为青海省的退牧还草、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宝贵的经验。
  3、青藏铁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高寒地区植被生态演替理论,针对青藏铁路沿线不同植被类型和地表破坏程度,开展青藏铁路干扰地段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在已有高寒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寒区铁路干扰地段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与主要措施,筛选2-3个适于寒区植被恢复的植物种类,建立试验示范点(面积3000m2,包括路基边坡、取弃土场和站场工程),为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的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目前已经在沱沱河和北麓河建立了植被恢复试验示范点,总面积达16亩,主要针对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取弃土场、路基边坡和站场工程,使试验示范工作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对青藏铁路干扰地段的土壤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土壤环境更加贫瘠化,给植被恢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观测,初步结果表明,目前所选用的植物种类在海拔4650米的高度可以正常生长并安全越冬,可以用来进行植被恢复。但是群落的稳定性仍有待进一步试验观测。通过植被恢复可形成人工植物群落,取弃土场和路基边坡植被人工恢复是有可能的。但所建立的人工植物群落可持续时间长短,对草地生态系统能否构成负面影响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科技开发
  “雪隆”系列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国家计委的产业化项目,是我所产业化工作的龙头项目。部分开发产品获得了批准文号,其中2个三类中药(强力风湿胶囊、威隆壮骨酒)获得了国家医药检验管理局批准文号,2个保健食品(百花丽容口服液、舒理康胶囊)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经多方努力,更换了‘青海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争取新的投资700余万,目前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争取在2004年上半年达标生产。
  七、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对西部将帅才人员较少的研究所尤为重要。2003年,除继续执行与德国马堡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等合作协议外,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续签了合作协议,目前各项科研合作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之中。
我所首次通过国际合作渠道争取到国家重点计划的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 “高寒草甸物质和能量平衡的动力学研究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现已到位科研经费40万元。
与青海省科协等单位协办了“西部省区中藏药发展研讨会”。组织外籍专家进行每周一次的学术讲座。到冬季后,由人教处和研究生会联合举办了每周一次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八、挂靠的学会及重要的出版物:
我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兽类学报》和《高原生物学集刊》。《兽类学报》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撰稿人:杨勇刚)


                                                                    二○○四年三月十二日

           
附件
·
电话:0971-6143530 | 传真:0971-614328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邮政编码: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