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原所
首 页 部门简介 科学传播 网络运维 安全保卫 档案管理 基本建设
科学传播
西北高原所年报
西北高原所年鉴
信息公开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西北高原所年鉴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01年度年鉴
发布时间:2009-07-09 | 【 【打印】

单位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名誉所长:夏武平
现任所长:赵新全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邮政编码:810008
联系电话:0971—6143530
图文传真:0971—6143282
电子邮件地址:wang@mail.nwipb.ac.cn
网   址:http://www.nwip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一个以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隶属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1970年改由青海省科委领导,更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1979年重新收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恢复所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46人。其中科技人员102人,占69.86%;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占0.68%;研究员18人,占12.32%;副研究员(包括高工级)34人,占23.28%;中级科研人员23人,占15.75%。现有在站博士后2人。在学博士生11人、硕士生46人。
  为使我所成为国内、外高原生物学研究基地,按照科学院整体结构性调整及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学科发展方向已调整为:(1)高原生态学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2)藏药现代化研究;(3)高原生态农业及产业化发展研究。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围绕新的学科定位方向开展:(1)高原生态学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瞄准全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生态学研究前沿,侧重研究高寒草甸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高原生物物种的进化适应、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的形成机制及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2)藏药现代化研究。瞄准市场经济发展,根据青藏高原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重点着眼于藏药现代化的深入研究和藏药资源的深层开发,提高现有藏药理论研究水平,积极开发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及开发前景的新、特藏药品种。(3)高原生态农业及产业化发展研究。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春小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超高产优质抗旱春小麦新品种,并结合种植业生产发展和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发展节水农业和效益农业为核心,综合开发有关基础、应用推广方面的研究与示范工作。
  围绕三大主要学科方向的需要,根据创新工程的要求,整合组建了: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高原生态农业及产业化发展研究中心。除此,还建有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该站系中国科学院重点开放台站和重点网络台站,1999年列入国际冻原研究计划野外台站,2001年列入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兰州分院测试中心生物化学测试部(该部获国家计量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并评为中国科学院系统计量认证先进集体,1999年通过考核换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室(具有国家环保局批准认定的乙级环评资格,1999年通过考核换证)。
  通过发展和努力,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所现有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硕士授予点,动物学博士授予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正在申请生物学博士点。
  二期知识创新工作方案。能否进入中国科学院二期创新工程,对于生物所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结合研究所的实际,在征求所内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四万多字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二期知识创新工作方案》,积极进行学科定位及结构性调整等改革。向院有关专业局及主管院长做了汇报,遵照院领导的指示,将生物所创新试点工作总目标定位为:立足青藏高原,瞄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求,针对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重点开展高原生态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藏药现代化研究和高原生态农业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研究,为青藏高原的特殊生态环境建设、资源持续利用和农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逐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科技产业,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面增强研究所的创新能力,力争5-10年内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建设成为按照现代科研机构管理模式高效运行的、开放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原生物学研究中心和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以及培养造就高原生物学领域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随着研究的拓展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试验站”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联系,2001年,海北站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加强“中国科学院西高·诺迪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与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合作,以利于研究的深入发展。目前,青海省科技厅正在酝酿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青海省藏药研发中心及青海省生态研究中心”,我所在该中心将起重要作用。
全员合同聘用制

  2001年度,完成了全员合同制的合同签订工作,研究所与所内职工共签订合同150份,缓签合同的有13人,并根据青海省及科学院的有关规定,对8人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在全所范围内进行了竞争上岗工作。为下一步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奠定了基础。
  2001年度,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关于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人事、人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和我所《二期创新工作方案》,在2000年我所结构性调整的基础上,按照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经充分酝酿,按一岗多能、多职合一、岗位工作量饱和的原则,综合考虑各部门以及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素质要求等因素,我所共设党政办公室、科技外事处、人事教育财务处三个职能管理部门,共设置岗位14个。同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在职能管理部门设置管理辅助岗位8个,设处长(主任)、副处长(副主任)岗位4个,处长(主任)、副处长(副主任)除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以及分管工作外,同时兼任本部门的一个具体岗位的工作。
所属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按照院发《中国科学院企业改制指南》以及“关于企业改制工作的批复”等文件要求,按照企业改制程序积极进行改制,青海三极生物资源技术开发公司和兰州三极生物资源技术公司的资产评估报告已得到中科院审核批准,由于改制工作没有如期完成,决定予以注销。
园区建设 

  在兰州分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已初步完成了所内和海北站的园区规划。改造后的园区对外既能体现科技园区特点,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对内又要能够形成一种科技学者相互交流的“学者圈”。为此在功能布局上提出“三区一地”的概念,即“科研办公区、科技贸易区、后勤保障区、中心绿地”。在空间景观布置上围绕核心建筑(科研办公主楼)布置各类建筑和空间,形成整体一致而又各具特色的领域空间;精心设计各类建筑物楼前绿化,通过行道树将中心绿地与之联系起来,形成点、线、面紧密结合的绿色空间。该规划方案受到了科学院和兰州分院的好评,并已通过院部认可,已获得园区建设项目三项,在经费未到位的情况下,研究所自筹资金90余万元对园区进行改造,实现了生活区与工作区的分离。对原有的三栋大楼进行功能划分,进行彻底改造,目前已开工,预计投资约500万元。目前,新建标本馆部分已初步完成,改扩建部分正在进行之中,新大门已完成主体建设。同时,中青年科技骨干住宅已交付使用。并在各住宅楼之间铺设了草坪,美化了园区。
  科技队伍的建设是研究所的主体,研究所采取了逐步增加科研业绩在劳动分配中的比例,努力营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首次对我所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按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奖励。在晋升职称时,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提拔了一批年轻的科研骨干,初步形成了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增加了研究所的创新能力。针对我所科研人员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较少的局面,所里专门聘请了外教,进行以写作为主的外语教学。为了响应科学院将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转移到以吸引国内外将帅型的人才上来,2001年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人才吸引的力度,以“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原则,目前,已完成了一个“百人计划”人员的答辩,第二个“百人计划”的人才引进也正在操作之中。2001年,我所承担的两项“西部之光”均被评为优秀,同时新争取2项“西部之光”项目,对稳定和培养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年度共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8名。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注重对年轻人才的培养。扩大生源;积极争取研究生经费,扩大招生规模;采取多种培养方式,促进人才的培养;密切同青海省政府联系,努力争取对科技骨干和管理骨干的培训支持;提高研究生生活娱乐条件,制订研究生管理条例,使研究生管理规范化。通过以上积极措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总而言之,研究所将力争抓住各种机遇,推出新的人才。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进展
  完善了所内“科研工作条例”、“科研奖励条例”、“岗位聘任及三元结勾工资暂行办法”、“财务管理条例”、“房屋使用暂行管理办法”、“请假制度暂行管理条例”及等管理条例,经职代会批准并已经开始实施。

2001年争取和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和项目
  2001年,我所共获准各类科研项目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4项,国家中西部专项基金专题2项,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医药技术创新博士1项,院重大项目专题2项,院重要学科方向项目专题或子专题5项,院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特别支持费课题2项,院生物分类区系特别支持费课题3项,院长择优基金课题2项,青海省科技项目4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合作项目9项,与地方科研院所合作课题1项。从争取的项目来看,国家级的项目较往年多,项目的支持强度较大,已落实合同经费2776万,年度到位经费820万元,科研经费逐年上升。
学术活动及国际合作
  为了促进研究所职工在科研、科技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浓厚学术氛围, 2001年初在所内召开了学术讨论会。2001年8月,在院人教局的支持下,召开了以“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外的科学家80余人,通过学术交流,锻炼了我们的科研队伍,增加了研究所在海内外的影响。
  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对西部将帅才人员较少的研究所尤为重要。2001年,除科研继续与美国加州大学的合作外,并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开展了新的合作项目,并首次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建立了用涡度相关法测定生态系统碳、水汽、能量通量的研究装置,为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贡献的定量研究建立了实验平台,与德国Marburg大学地理科学系签订了青藏高原生态学长期合作研究计划。
仪器设备更新
    在院计划局的支持下,获仪器设备更新费191万元,加之到位的“中国生态研究网络”的世行有关设备贷款,累计金额达300多万。
成果及论文
  2001年,共发表论文89篇,其中SCI论文5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三项,其中1等奖1项,已鉴定成果6项,出版专著6部,申请和受理专利分别为4项。较2000年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开发工作
  “雪隆”系列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国家计委产业化项目,本届班子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列为我所产业化的龙头项目,曾与多家公司、企业进行了谈判及协商,同意吸收成都汉龙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新的股东和增加注册资本金,成都汉龙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现金出资1800万元,做为唐古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的股东,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增加为3164万元。目前已完成基建投资及设备投资3000余万元,正在准备GMP达标,明年可建成投产。
  我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兽类学报》和《高原生物学集刊》。《兽类学报》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还设有以收藏青藏高原动、植物标本的“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积累收藏动物标本15.45万号(包括鸟类1.0 万号、兽类6500万号、鱼类2.5万号、两栖爬行类3000余份、昆虫11.0万余份)、植物标本27万号,在2001年举办的“科技活动周”中,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接待了西宁市各中小学学生2000余名,促进了科普与教育的结合,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表彰。该馆因青藏高原在地域上的独特性和令世界生物学界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所瞩目的焦点地位,在国际、国内均有一定影响,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
(撰稿人:杨勇刚)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二OO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
·
电话:0971-6143530 | 传真:0971-614328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邮政编码: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