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原所
首 页 部门简介 科学传播 网络运维 安全保卫 档案管理 基本建设
科学传播
西北高原所年报
西北高原所年鉴
信息公开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西北高原所年鉴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00年度年鉴
发布时间:2009-07-09 | 【 【打印】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名誉所长:夏武平
现任所长:张宝琛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邮政编码:810008
联系电话:0971—6143530
图文传真:0971—6143282
电子邮件地址:nwipb @ ms.nwip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一个以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隶属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1970年改由青海省科委领导,更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1979年重新收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恢复所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全所现有职工总数为176人。科技人员121人,占69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占0.57 %;研究员19人,占11 %;副研究员(包括高工级)36人,占20 %;中级科研人员42人,占24 %。现有在站博士后2人。在学博士生17人(其中6人为联合培养)、硕士生21人。
  为使我所成为国内、外高原生物学研究基地,按照科学院整体结构性调整及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现将学科发展方向调整为:(1)高原生态学及区域可持续发展;(2)藏药现代化;(3)春小麦遗传育种及旱区生态农业。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围绕新的学科定位方向开展:(1)高原生态学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瞄准全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生态学研究前沿,侧重研究高寒草甸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高原生物物种的进化适应、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的形成机制及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2)藏药现代化研究。瞄准市场经济发展,根据青藏高原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重点着眼于藏药现代化的深入研究和藏药资源的深层开发,提高现有藏药理论研究水平,积极开发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及开发前景的新、特藏药品种。(3)春小麦遗传育种及旱区生态农业研究。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春小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超高产优质抗旱春小麦新品种,并结合种植业生产发展和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发展节水农业和效益农业为核心,综合开发有关基础、应用推广方面的研究与示范工作。
  围绕三大主要学科方向的需要,整合组建了: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春小麦遗传育种及旱区生态农业研究中心。除此,还建有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该站系中国科学院重点开放台站和重点网络台站,1999年列入国际冻原研究计划野外台站)、兰州分院测试中心生物化学测试部(该部获国家计量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并评为中国科学院系统计量认证先进集体,1999年通过考核换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室(具有国家环保局批准认定的乙级环评资格,1999年通过考核换证)。
  通过发展和努力,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所现有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硕士授予点,动物学博士授予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正在申请生物学博士点。
  按照知识创新工作要求,结合研究所的实际,积极进行学科定位及结构性调整等改革。经过努力,我所的学科定位认定工作已获科学院的最终认可,被批准为基地型研究所,三个青年科学家小组进入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为进入院第二批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采取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各类人员职称,高级职称中中青年比例明显上升。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使机构设置趋于合理。通过公平竞争,精干队伍,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合理分流富余人员, 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制订配套规章制度,加快了规范管理化进程。科研经费争取明显提高,年增长率为39.69%。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为迎接客座专家到来也作好准备。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体成立,为进一步发展科研单位与企业的结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999年争取各类项目27项,承担了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国家攀登计划专题、国家开放实验室子课题、中科院重大项目课题、专题、子专题、重点项目`”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生物科学研究与技术特别支持费等,以及地方其他部委、企业委托等项目72项。
  我所承担的国家攻关课题”柴达木盆地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针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和农牧业生产模式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柴达木盆地丰富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和不断完善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意义。科学院重点项目“传统藏药配方挖掘及新藏药开发研究”.是在传统藏药配方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手段,通过对三个新药的研制,促进藏药产业化起到积极作用。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用细胞工程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抗旱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可为西北乃至北方春麦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1999年度共取得科研成果5项,其中:应用研究2项;应用基础3项。有3个项目获奖,均为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国际合作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与美国California 大学合作开展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的研究,由此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被列入国际冻原研究计划的野外台站。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注重对年轻人才的培养。重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和申报工作,1999年获批准的项目在兰州分院排名第一。组织科学家小组赴高校进行宣传引导,扩大生源;积极争取研究生经费,扩大招生规模;采取多种培养方式,促进人才的培养;密切同青海省政府联系,努力争取对科技骨干和管理骨干的培训支持;提高研究生生活娱乐条件,组建研究生会,制订研究生管理条例,使研究生管理规范化。通过以上积极措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我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兽类学报》和《高原生物学集刊》。《兽类学报》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还设有以收藏青藏高原动、植物标本的”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积累收藏动物标本15.45万号(包括鸟类1.0 万号、兽类6500万号、鱼类2.5万号)、植物标本27万号,在国际、国内均有一定影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二OOO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
·
电话:0971-6143530 | 传真:0971-614328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邮政编码:810008